笑傲网-为创业者提供自媒体学习平台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百科常识

百科常识

红楼梦写的是哪个朝代呢(红楼梦的故事发生在哪里)

2023-04-09 14:44 百科常识
北京恭王府内花园贾府在何处《红楼梦》中的贾家是小说里各种故事的主要发生地。贾家家业的开创者是贾演与贾源两兄弟,哥哥贾演被朝廷封为宁国公,弟弟贾源则是荣国公。虽然按“长幼尊卑”秩序,贾源地位不及长房贾演

北京恭王府内花园

贾府在何处

《红楼梦》中的贾家是小说里各种故事的主要发生地。贾家家业的开创者是贾演与贾源两兄弟,哥哥贾演被朝廷封为宁国公,弟弟贾源则是荣国公。虽然按“长幼尊卑”秩序,贾源地位不及长房贾演,但荣国公这支要枝繁叶茂得多。贾源的儿子是贾代善,贾政、贾赦则是贾代善与贾母(史太君)的儿子,至于贾宝玉又是贾政的儿子。既然贾府(尤其是荣国府)在《红楼梦》小说里的地位如此重要,有好事者不免要问,贾府究竟地处何处?按照小说里的描述,至少坐落在两个地方。

首先,是金陵(江苏南京)。小说第二回借贾雨村之口对此说得很清楚,“去岁我到金陵地界,因欲游览六朝遗迹,那日进了石头城,从他老宅门前经过。街东是宁国府,街西是荣国府,二宅相连,竟将大半条街占了。大门前虽冷落无人,隔着围墙一望,里面厅殿楼阁,也还都峥嵘轩峻。”之所为“大门前虽冷落无人”,自然是因为贾家早已举家搬走的缘故。

当然,金陵的“贾府”毕竟只是老宅,至于贾宝玉等人生活的那座“贾府”坐落何处,其实是小说里没有给出明确答案的问题。《红楼梦》第一回就提到,作者“不过只取其事体情理罢了,又何必拘拘于朝代年纪哉”!因此,整部《红楼梦》是“无朝代年纪可考”的。

可以明确的是,小说里的另一座贾府,地处“京都”。林黛玉前往贾府时,就是“到了京都”,只见“其街市之繁华,人烟之阜盛,自非别处可比”。

这个“京都”又会是真实历史上的什么地方?《红楼梦》里贾母说过“咱们都是南边人,虽在这里住久了,那些大规矩还是从南方礼儿”。所谓“南边”指的自然就是老宅所在的南京。这自然很容易让人联想到,贾府所在的“京都”,指的其实就是明清两朝的帝都北京。

这种推测并非无的放矢,在小说里也可以找到一些依据。《红楼梦》除了“京都”外,还常用“长安”一词。比如刘姥姥说过,“终是天子脚下。这‘长安’城中,遍地都是钱,只可惜没人会去拿去罢了!”

“长安”是西安的古称,若以此看,岂不是贾府要到陕西去找了?其实不然,自明代起,士大夫们便有将帝都北京称为“长安”的风雅说法。譬如晚明万历年间,蒋一葵写过一本《长安客话》。但这书其实是北京及邻近地区的地方志,无片文只字与西安有关。

宁荣两国府

另一个问题,也就是贾府是何面貌的“豪宅”自然浮出了水面。严格来说,贾府包括宁国府与荣国府两座宅邸,两府都位于街的北侧,坐北朝南开大门。两府相连,中有小巷隔断。宁国府在东,荣国府在西,大门相隔不远,不足一箭之地,即200米左右。

按理说,宁国府是贾家长房,但在《红楼梦》中篇幅却不长。虽说文字不多,心细者还是能够从中品出贾府的气派。比如林黛玉初见宁国府时,见到的是“三间兽头大门”。这其实就大有讲究。中国古代,住宅的规模和体量往往依礼法制度而定,彰显着建筑使用者的政治特权与社会地位。《大清律例·服舍违式》记载:“一、二品厅堂七间九架,正门三间五架,屋脊许用花样兽吻,门饰许用兽面铜环。”以此对照,宁国府的大门正合公侯或“一、二品”宅邸大门“三间五架”的规定。

全书中,荣国府是主,而宁国府则为宾衬。《红楼梦》对于荣府之房舍院落,叙述得最为清楚明白,使人如历其境。与宁国府类似,荣国府大门位于中轴线上,门开正南,是三间一启的屋宇式大门,与主人的王公身份相匹配。大门供礼仪庆典所用,平时极少开启。为方便日常生活,在大门两侧往往另设东西角门。

所以林黛玉进贾府时就是“却不进正门,只进了西边角门”。从小说叙述看,荣国府的院落主要是四路,中间一路是荣府正院,其西路是贾母院,其东路紧邻是王夫人院,这个院是带有东跨院的,荣国府最东边一路就是荣府的旧花园,目前是贾赦居住,凤姐院在贾母院后院旁。府中主要的交通枢纽有两个:一个是位于贾母院后院和王夫人院后院之间的“南北宽夹道”。这条夹道联系着《红楼梦》中三个重要人物,贾母、王夫人、凤姐;另一条是位于王夫人东跨院与梨香院之间的南北走向的夹道,联系着王夫人和薛姨妈。《红楼梦》中众多人物主要就是在这两条路线上走动,到达各院的。

迹近恭王府

大体而言,这些清代北京城里的“高端”住宅,布局仍旧不脱四合院的窠臼。在这些清代王府中,位于北京市西城区前海西街17号的恭王府可说是目前保存最为完整且唯一向社会全面开放的清代王府古建筑群。“恭王”指的是道光皇帝的第六子奕(1833-1898)。

从建筑格局来看,恭王府与曹雪芹笔下的“荣国府”似乎颇有相似之处。王府里的建筑与荣国府一样并列成左、中、右三路,共计十多个大院落。游人尽可以想象,哪里是贾母住的,哪间是王夫人住的,哪里又是凤姐住的……沿着中路的重重院落,既有“三间兽头大门”,又有“正中”的“穿堂”,至于那中路最后一进大殿,恰似荣国府中的“荣禧堂”。而在左、右两路的院落里,游人又可以看到《红楼梦》里描写过的“垂花门”“抄手游廊”“穿山游廊”“抱厦”……

更巧的是,恭王府东侧,与之一巷之隔的地方,还有一个阿拉善王府——乾隆四十七年(1782),乾隆帝册封内蒙古阿拉善和硕特旗第三代王爷罗卜藏多尔济为世袭亲王,并准其在北京建王府。这两座彼此相邻的王府,正如同《红楼梦》中“街东是宁国府,街西是荣国府”一般。加上小说第十八回中,薛宝钗还写过一句“芳园筑向帝城西”,正与恭王府地处北京内城西北方的地理位置相合。无怪乎坊间一直有种看法,认为恭王府就是《红楼梦》中的荣国府。

华美王府宅

另一方面,从《乾隆京城全图》上可以看到,当时西安门外的康(礼)亲王府和北沟沿的顺承郡王府都是三路并列的四合院布局,而大佛寺北的诚亲王府和朝内大街的怡亲王府是四路并列,而太平仓的庄亲王府则多至五路,这些都是曹雪芹生年就已有了的大府第。

而在清代诸多王府里,恭王府其实只算是不折不扣的“小字辈”。清代一共封了12家“铁帽子王”,而恭亲王奕只是其中的倒数第三家。相比之下,清初所封的八位铁帽子王——礼亲王、睿亲王、豫亲王、肃亲王、承泽亲王(后改号庄亲王)、郑亲王及克勤郡王、顺承郡王资历就要老得多了。

除去开国时的八大“铁帽子王”外,雍正继位后,把弟弟胤祥(允祥)封为怡亲王,后来为褒奖他的治绩,许可其“世袭罔替”,成为铁帽子王。结果,怡亲王第六代载垣卷入了咸丰帝之后的权争,在“辛酉政变”中被赐自尽,怡亲王府也被收回,改赐道光皇帝第九子孚郡王奕譓为邸。11年后,孚郡王晋升亲王,此府便改称孚王府。

耐人寻味的倒是这些王府的命运。晚清年间,八旗子弟失去了昔日赖以为豪的“骑射”技艺,而清廷统治集团中的王公们亦无“齐家、治国”之能,逐渐难以维持气派豪华的宅邸。据记载,顺治至嘉庆年间在京共有王公府第共89处,由于获罪夺封、死后无嗣、因事革退等原因,府第转赐他人,或改作别用,至光绪时仅余50余处。民国成立后,彻底失去政治靠山的王府更是一家家败落。比如顺承郡王府最后就被东北军阀张作霖买下,成了他在北京的“大帅府”,而恭亲王奕的孙子溥伟、溥儒也将恭王府和花园抵押给了天主教会……这番衰败的场景倒是与《红楼梦》里的贾府结局如出一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