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雨再袭北京,永定河水位告急,地铁站关闭。尽管新建调蓄池、改造管网,排水系统仍难抵极端降雨。社区精准转移居民,新技术提升应急响应,但城市热岛效应加剧内涝。专家呼吁推广"海绵城市",动态调整基建标准。
暴雨如注,北京城再次被笼罩在水幕之中。
8月27日凌晨,北京市气象台发布暴雨黄色预警信号,这已是今年夏季以来第七次启动暴雨应急响应。永定河卢沟桥段水位突破警戒线,丰台区部分低洼路段积水深达半米,地铁14号线园博园站因雨水倒灌临时关闭……熟悉的场景再次上演,这座超大城市在极端天气面前显得格外脆弱。
海淀区某地下车库的抽水泵正以最大功率运转,物业经理张建军已经连续值守36小时。"2012年'7·21'特大暴雨时这里淹了200多辆车,现在每半小时就要巡查一次。"他指着墙上新安装的智能水位监测仪说。
本文来自于百家号作者:葫芦娱乐工作室,仅代表原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旨在传播优质文章,无商业用途。如不想在本站展示可联系删除
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络或用户投稿。涉及到的言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阅读前请查看【免责声明】发布者:百家号,如若本篇文章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本文链接:https://www.xajjn.com/hot/151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