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欢乐谷女团表演因服装动作争议被紧急叫停,折射文旅创新与公共空间管理的平衡难题。当二次元文化碰撞家庭客群,内容适配性成为关键——小众审美移植大众场景需谨慎,既要吸引年轻人又不能忽视未成年人观感。专家指出,成功的文旅融合需在"前沿表达"与"大众审美"间找到黄金分割点。
近日,深圳欢乐谷景区内的一场公开表演引发社会广泛讨论。
一段由游客拍摄的演出视频在网络流传,画面中多名身着制服、吊带袜的女性表演者以女团Cosplay形式进行舞蹈演出,部分肢体动作被指带有暗示性。这场原定于暑期旺季推出的特色表演,在8月26日被园区紧急叫停,成为文旅行业内容管理的新案例。
从现场视频可见,表演者服装融合了日系女仆装与韩流打歌服元素,短裙、蕾丝边与高筒袜的搭配在灯光下格外醒目。更引发争议的是编舞设计中包含跪地扭胯、撩裙摆等动作,当这些画面与背景中随处可见的儿童游客同框时,形成了强烈的视觉冲突。有家长在社交平台留言:"带着8岁女儿路过舞台区,孩子突然问我姐姐们为什么这样跳舞,当时尴尬得不知如何解释。"
景区客服部门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该节目本意是响应"Z世代"游客需求推出的创新企划,演出时长15分钟,属于限定版夏日特别活动。但运营方显然低估了内容适配性的重要性——在日均客流量超2万人次的综合主题乐园里,表演不仅要考虑目标受众的接受度,更要兼顾非目标群体尤其是未成年人的观感体验。中国旅游研究院专项调查显示,家庭游客占主题乐园客源的63%,其中12岁以下儿童占比达27%,这种受众结构决定了内容筛选必须采取"就高不就低"的标准。
本文来自于百家号作者:葫芦娱乐工作室,仅代表原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旨在传播优质文章,无商业用途。如不想在本站展示可联系删除
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络或用户投稿。涉及到的言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阅读前请查看【免责声明】发布者:百家号,如若本篇文章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本文链接:https://www.xajjn.com/hot/15218.html